修订时间:2019年11月
考试科目代码 |
2018 |
考试科目名称 |
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|
招生学院代码 |
021 |
招生学院名称 |
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|
招生专业代码 |
081900 |
招生专业名称 |
矿业工程 |
(一) 参考书目
1.《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》(第1版),钱鸣高,石平五,许家林编,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,2010.9
2.《实用矿山压力控制》(第1版),宋振骐著,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,1988,12
(二) 考查要点
一、矿压基础理论及岩层控制的基本概念
1.原岩应力、矿山压力、矿压显现和矿压控制、矿压研究的目的
2.矿压与岩层控制的发展历史简况、矿压研究的特点、范围和方法,中国矿压研究概况
3.岩石的基本性质、变形性质和强度性质,残余强度以及利用。
4.岩石的单轴和三轴强度试验,变角剪试验,库伦-摩尔强度理论、格里菲斯强度理论。
5.岩体及其强度概念,各向异性、岩体结构模型,岩体的强度特征及其弱面的影响,弱面影响的物理表征及其现场测试。
6.地下矿山岩体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及其相关规律,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,两种估算方法(金尼克假说和海姆假说),构造应力的特征及其对地下工程的影响,岩体的弹性变形能。圆形、椭圆形和矩形孔周围的应力分布(双向等压和不等压外场下的应力分布特征),双孔周围应力分布特征,回采空间周围应力分布特征。
地下围岩的极限平衡与支承压力分布的概念,支承压力的峰值大小、位置以及分区,其在底板岩层中的传播规律。应力传播角的概念。
重点:1、3、4、6部分。
二、回采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
1.采场、直接顶板和基本顶板(老顶)、直接底板和基本底板概念,采场顶板管理及处理方法,基本顶结构的力学稳定性,基本顶板结构的弯矩分布及破断形式,覆岩载荷的计算,极限步距预测,砌体梁结构的平衡与失稳,S-R稳定。
2.矿压基本理论(5种),砌体梁结构理论及其模型分析,解决的采场矿压问题。传递岩梁理论及其模型分析,解决的问题,两种国内流行矿压理论的比较及异同。
3.采场矿压基本规律,矿压显现指标,基本顶的初次来压、周期来压,采场顶板载荷的预测,来压预测预报,影响矿压显现的因素,矿压监测预警系统。
重点:1、2部分。
三、采场顶板控制及支护方法
1.顶板分类、底板分类,部颁行业标准,围岩控制类型及建议支架型式。
2.单体支架、液压支架、放顶煤支架,支架的类型及适应地质条件,支架-围岩关系,不同支架结构的受力分析,支架选型基本参数的确定,支架顶梁结构及护帮板对端面顶板的稳定性影响。
3.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特征,端头超前支架及结构形式。
重点:1,2部分。
四、巷道矿压及岩层控制
1.巷道变形破坏形式及影响因素、主要原因,采场周围应力重新分布(二次应力场),煤层群开采的应力传播分布特征。
2.平巷走向的矿压显现规律,以及影响关系曲线,初次、二次和多次采动影响及特征;斜巷矿压显现规律,支撑压力分带;底板岩巷矿压规律。
3.采区巷道矿压控制原理,巷道支架-围岩关系,给定变形和载荷状态,围岩残余强度的利用,合理可缩性的选择,适当滞后支护时间的确定。二次支护、柔性支护及预留变形支护。
4.巷道合理位置的选择,稳定岩层、减压沿空(掘、留)巷道,巷道卸压(钻孔、切槽卸压),宽面掘进卸压,巷旁专用巷卸压,跨采(平巷、上山)卸压。
5.采区巷道的注浆加固和联合支护。
重点:2、3、4部分。
五、开采动压及控制
1.冲击矿(地)压形成机理,分类,主要特征和临界深度
2.冲击矿压的影响因素,冲击倾向性,冲击矿压的预测方法,冲击地压的地音监测与防治措施。
3.顶板大面积垮落来压,注水软化顶板,强制放顶。
重点:1、2部分。
六、采场及巷道矿压研究方法
1.现场观测研究目的,研究内容:常规三量监测研究,专项观测研究,观测布置方案制定。
2.观测仪器,实测数据的整理,数据回归分析。
3.矿压实验研究方法及有限元法。
重点:1、2部分。